IBM 最新报告称,美国数据泄露成本升至 1022 万美元

图片[1]安全114-安全在线-安全壹壹肆-网络安全黄页-网络安全百科IBM 最新报告称,美国数据泄露成本升至 1022 万美元

IBM《数据泄露成本报告》显示:全球泄露成本下降,但美国成本上升。最显著的变化在于新兴影响因素的出现——AI在攻击与防御中的双重作用。

全球平均数据泄露成本降至444万美元(五年来首次下降),但美国平均成本升至创纪录的1022万美元。数据泄露生命周期(驻留时间与修复时间之和)缩短至241天——创历史新低,较上年减少17天。

美国数据泄露成本较高与区域安全水平或AI影响关联有限。IBM X-Force情报部门副合伙人Kevin Albano解释:“尽管美国企业采用AI防御的比率略高,但其泄露成本仍连年居首。差异源于多重因素,包括检测与处置成本同比激增14%(部分由劳动力成本上升驱动),以及更高的监管罚款。”

AI的双刃剑效应

本年报告核心结论是:无论善恶,AI时代已至——犯罪分子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防御方。AI正成为高价值目标:

  1. 13%的泄露事件涉及AI模型或应用,其中97%的案件无访问控制
  2. 相关泄露导致60%的数据失窃与31%业务中断
  3. 安全治理在AI部署过程中被严重忽视

访问控制的缺失暴露了安全理念的崩塌,Albano指出根源在于:“企业急于利用AI实现自动化降本,但AI系统的复杂性与新颖性使安全实践仍在演进中。”

攻击技术的迭代

供应链攻击占AI相关泄露的30%,涉及应用、API及插件漏洞。直接操纵AI的三大技术占比更高:

  1. 提示词注入(Prompt Injection):17%
  2. 模型规避(Model Evasion):21%
  3. 模型反演(Model Inversion):24%

随着防护机制强化,攻击者转向上下文操纵技术。Albano阐释差异:“模型反演旨在重构训练数据,模型规避通过操纵输入诱发错误输出,提示词注入则通过篡改指令影响AI行为。”

防御价值的实证

采用AI驱动的企业显著降低泄露成本:

  1. 使用AI加速攻击检测的企业,泄露生命周期缩短108天
  2. 全面部署AI安全方案的企业,平均节省153万美元成本

攻击效率的质变

生成式AI使网络攻击效率飞跃:

  1. 钓鱼攻击占比16%(首次超越凭证窃取成为主要攻击媒介)
  2. 单次钓鱼攻击成本达480万美元
  3. AI伪造钓鱼邮件耗时从16小时压缩至5分钟

Albano强调:“犯罪分子利用信息窃取器(Infostealers)掠夺密码、浏览记录、键盘输入等数据,这些工具已成为网络犯罪支柱。”

报告采用统一核算模型:

  1. 成本涵盖检测响应、通知、事后处置及业务损失四环节
  2. 分析样本排除极大规模/极小规模泄露事件(记录数介于2960至113620条)
  3. 基于作业成本法(Activity-Based Costing)进行实际消耗分摊
  4. 尽管未披露全部泄露的企业数据可能影响绝对值准确性,但历年方法论一致性确保了趋势可比性。

消息来源:securityweek

本文由 HackerNews.cc 翻译整理,封面来源于网络;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你的支持是我们在网空安全路上的驱动力!
点赞14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